“那老夫子,您就说说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,大家都说是好事,可这好在哪里,您要是能给个翔实的说法,咱就服了您了……”有人立刻喊道。
“是啊!老夫子就快说吧……”
“是啊!……”
“是啊!……”
众人立刻起哄道。
“咳咳……”老夫子咳嗽了几声,准备说话了。
众人一听老夫子准备正式说话,立刻安静下来。这邸报上的事说得是光明正大的事,可这光明正大背后,必定会有其他八卦,必定会有其他内幕和缘由,听这个才有意思,把朝廷上的事八卦通了,才有一种冷眼看世界的超脱感,畅快感。实际,今天这个事,还不是朝廷正式的下公文,这只是从宫里传出的一些消息。
“……辽东那事,老夫劝大家,大家有钱的赶紧跟进一份,不要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也算是为儿孙们置办一份家业,这比银子堆在家里长霉可靠强多了……”老夫子开篇就是这句话。
这句话倒是戳进了很多人的心里,一直以来,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既有兴趣,也犹豫不决,毕竟,拿真金白银到千里之外买一块自己可能一辈子不会去看的地,实在有些飘。可不少当官的都买了,不少大户人家都买了,有些人又不甘心错失机会,也想跟着买。
“老夫子,这到底靠谱不靠谱啊!咱怎么觉得有些虚啊!”有人依旧很是犹豫。
“张掌柜,你还犹豫什么啊?圣上圣明,那么多银子都敢往辽东投,你还怕个什么?莫非,是怀疑圣人的眼光?……”老夫子笑着说道。
“就是!张掌柜,您自家也是卖酒的,如今这酒的生意不知道有多红火,咱圣上只要随便想点辙,那银子就得用车拉,以前谁敢一下子种几十万亩地的番薯,这不,现在都跟着种番薯呢……您瞧您,积攒了一辈子的钱,可那才得几个钱?您看看如今那些大户人家,那个不是疯了似的跟着圣上做买卖,您还犹豫这个啊?……这个我得说说您……”立刻有人出来调侃了。
“就是,张掌柜,跟着圣上做生意,准没错,不要犹豫了……,老夫子,这个事您就别说了吧,咱们都懂都明白,就张掌柜糊涂,您老跟他一个人说这个是个什么事啊!咱们这么多人都等着听正事呢……”有人埋怨起来,埋怨这个老夫子和张掌柜瞎扯这些大家都理解的事,觉得这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,这里的人更关心的事,到底能拿到多少补贴,这个才是根本。
“那是,那是……”那张掌柜倒是红起了脸,手不由自主的就捏起了手指,似乎很不好意思,内心似乎下了决心,又似乎更加的犹豫。
“……咳咳,这关于这次补贴的事啊!据说,乃是大规模的补贴,据说,凡是涉及到农用的东西,都补贴……”老夫子也不含糊,立刻将这个内幕消息说了出来,这是他的内幕消息,也是他的工作,也是他的事业。
“呼……”
“哦……”
“啊……”
茶馆里立刻响起一阵惊呼声,先前这个消息还只能说是谣言,谣传,还当不得真,还没印证,如今这老夫子都这么说,那这事八成是真的了。
“我说,这得多少钱啊!这辽东得多大啊?……”有的人惊呼起来,摸着自己的脑袋惊叹。
“……我说,老夫子,补贴的事咱们懂,可到底是补贴多少啊?一成还是两成,还是三成?”立刻有人紧张的问起来。
“……嘿嘿,据可靠消息,都从二成起,有的更高,具体什么更高,这个还得再看,反正不会低于二成就是……”老夫子以极度可信的表情说道。
“哦……”
“噢……”
众人又是一阵惊讶,这个补贴的力度,可够大的,皇帝确实有钱。
“老夫子,以前不是说只补贴农具的吗?怎么现在说的是全都补贴啊?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啊?要是真的是这样,那到辽东去种地,可就划得来了…”一个人带着不敢相信的语气问道。
“……以前确实只是说补贴农具的,不过现在倒是不同了,凡是涉农的,不管种子,农具,牲口都有补贴,都从二成起……”老夫子立刻以肯定的口气道。
“老夫子,你是说,凡是涉农的,都有补贴?连大牲口也有补贴?辽东这么大,若是连大牲口都有补贴,那这到辽东买地种,可就真的划得来了……”有懂农事的人立刻问道。大牲口向来是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生产资料,只有使用大牲口了,才种得起地,否则,靠人力拖拽,那可种不了几亩地,而大牲口向来又贵,不是什么人都买得起的,辽东那地方,一买就是多少多少亩,要的大牲口也不是一头两头,这可是笔不小的开销。
“……不错,大牲口也有补贴,如今咱们大明抄了鞑子老巢,打下了辽东,有得是大牲口,大牲口在关外根本就不值钱,圣上再给补贴两成,你算算,这一来二去,关内只能买一头牛的钱,到了关外,起码可以买三头……,你说是不是划得来?”老夫子立刻解释道。
“这倒是,这倒是!……”刚才这个问话的人,似乎是去了一头心事,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,似乎是终于安下心来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