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萧何都能自己‘兼任’内史,你曹参怎么就不行?
不管为什么不行,只要不行,那就是你曹参不行!
可若是表示‘不应该任命内史’,那曹参就又会落入另外一个怪圈。
——萧何不任命内史,那是人家厉害,而且可靠;你曹参都还没做丞相呢,就想把内史扒拉进自己碗里,全掌朝堂的同时,还要把关中攥在手里?
嘿!
这将来,主少国疑的,你一个德高望重的丞相,还威压朝堂、手握整个关中······
你想干什么?
所以,早在得到刘邦‘商量一下九卿任命’的指令时,曹参就下定了决心:无论如何,都绝对不能提内史!
但偏偏刘盈也不提内史,这就让曹参,顿时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。
——得了天子刘邦‘商量九卿任命’的指令,那曹参,就肯定要把所有位置的商议结果带到刘邦面前。
可刘盈不提内史,或者说不经意间‘漏掉’了内史,就只能由曹参开口‘提醒’。
这下好了。
不提醒可倒好,一提醒,问题又被刘盈像踢蹴鞠一般,原封不动得踢回给了曹参:平阳侯觉得该怎么办?
被刘盈的‘透视挂’冷不丁一偷袭,曹参一时间阵脚大乱,竟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也正是在曹参踌躇两难之际,刘盈的一番话语,终是为一场跨越前生今世的‘恩怨’,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。
“平阳侯得父皇信重,更萧相国亲言‘可继为汉相’,于朝政之事,总当有些己见?”
“若不如此,待来日,平阳侯身汉相之贵,食丞相万石之禄,岂不有负父皇之信重?”
似是毫无恶意的道出此语,就见刘盈浅笑着起身,望向曹参的目光中,却隐约带上了一抹出奇热烈的畅快。
“须知纵父皇,亦不敢听信腐儒‘垂拱而治’之谬言,而宁不为此僚口中之‘圣天子’。”
“平阳侯身彻侯之爵,食万户之邑,又起丰沛而从父皇左右,更将任汉相之贵······”
“——总不至连‘担当’为何物,亦有所不知之地?”
喜欢大汉第一太子请大家收藏:(www.yuzhaiwu.net)大汉第一太子御宅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